嶺東科大智慧科技學院陳志明院長(左)、時尚經營系林秋卿主任,時尚+科技,培育跨域造浪新人才從臺中出發。
秉持學以致用理念辦學,嶺東科技大學順應科技創新與永續趨勢,積極對應產業需求,與企業攜手共同培育專業人才,未來也將持續擴大高教影響力,立足中臺灣、接軌全世界。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除了維持美國AI領先,關稅政策可能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流,臺灣雖然在半導體領域與AI具備領先優勢,許多產業也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在地產業如何擁抱趨勢、邁開智慧轉型的腳步,成為最大挑戰。「科技創新不斷,觀察許多產業在擁抱智慧轉型的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關鍵就是人才。」嶺東科技大學校長陳仁龍表示。
而為了順應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嶺東科技大學積極整合校內資源將資訊學院更名為智慧科技學院,全面加深產學合作力道,為臺灣產業培育智慧應用科技領域的實作人才;同時,憑藉過去在設計及時尚領域厚實的學研底蘊,嶺東科大也積極培養國際會展專業人才,
「工業4.0興起後,許多製造業正朝向自動化與智慧化轉型,現今產業需要的是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的技術應用及智慧製造,大學本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結合機械、電機、資訊等跨領域知識,打造多元的教學場域與貼近實務的課程。」嶺東科大智慧科技學院陳志明院長表示。
為了幫助大學生接軌產業,嶺東科大為從大一開始強化與業界的合作及連結,與臺灣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臺灣ProfiNet協會及愛爾蘭商速聯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廠商合作簽訂MOU,共同啟動智慧製造科技系與臺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廠商人才媒合計畫,幫助產業培育在智慧製造、5G及AI方面的實務人才。陳志明院長說:「這項計畫是由具備相關專長的教授帶領學生和企業互動,藉由修習課程、專題製作、實習、產學合作及參與校內外相關競賽等方式合作,讓學生在校時就了解公司需求,真正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目標,提升他們未來就業競爭力,也解決企業的人才需求。」
以支持產業躍升國際舞臺。
學校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結合機械、電機、資訊等跨領域知識,打造多元的教學場域與貼近實務的課程。
不僅與精密機械等在地產業密切合作,過去在高齡照護、智慧農業領域都有涉獵的陳志明院長,也曾帶領學生開發應用於農業的數據管理系統,不僅在智慧城市展上榮獲創新應用獎,也在興農有機蕃茄溫室等相關場域展開實務應用,為智慧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此外,校內師生也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中,以STEAM專長結合綠能永續議題,設計邏輯編程機器人教具及教材,以協助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推動STEAM教育,持續發揮高教影響力,為智慧永續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不僅關注全球人才趨勢、傾聽在地產業需求,嶺東科大也觀察到近年來隨著中臺灣快速發展,即將於2025年落成啟用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可能為產業帶來許多新契機,很早就嗅聞到商機的時尚經營系林秋卿主任表示,「很多人可能以為時尚經營系學習的主題聚焦在時尚產業或產品,但其實行銷展演的規劃也是我們的強項。」隨著會展中心即將落成,嶺東科大也積極整合校內資源,積極為學生打造跨域學習的機會。
嶺東六十校園動漫祭,融合了動漫、Cosplay時裝秀、創藝桌展市集、角色裝扮體驗以及VTuber分享。
「時尚與設計、科技,密不可分。」林秋卿主任指出,為了讓學生親身實踐課堂所學,帶他們實際從前端策展到最後呈現精彩盛宴,也成為最佳的學習展演機會,以嶺東六十校園動漫祭為例,就是一場融合了動漫、Cosplay時裝秀、創藝桌展市集、角色裝扮體驗以及VTuber分享的演出,學生們在老師及業師團隊的帶領下,親身參與將創意付諸實現的過程,活動也吸引許多校內外師生熱情參與。而為了向參觀者展示不同以往的觀展體驗,結合AR、VR等創新技術來豐富視聽感受的創新,也將成為未來大勢所趨。
從時尚品牌管理、時尚行銷策略、媒體公關、採購企劃、展演規劃到跨境新零售,嶺東科大緊緊抓住當前潮流及科技趨勢,積極培養多元跨域人才,林秋卿主任認為:「隨著AI技術推陳出新,未來可能顛覆既有的行銷規則、產生新的職業。」比方說數位服裝設計師可以在虛擬世界展示精心設計的成衣,先吸引顧客買單、然後再進行生產,徹底顛覆消費模式。她笑說:「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能跟上創新,成為引領下一波潮流的造浪者。」
順應趨勢浪潮、導入科技創新,嶺東科大將持續掌握產業脈動,引領學生展開實務學習、陪伴產業立足臺灣、接軌國際。
✨相關報導✨
遠見-導入科技創新、掌握全球趨勢脈動,嶺東科技大學與產業攜手培育多元跨域專業人才